〖A〗、揭阳,这座粤东古邑,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,有着2200多年的记载,其名源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它属于百越之地。秦始皇统一南越后,在公元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,隶属于南海郡。
〖B〗、揭阳县因揭阳岭而得名。 汉武帝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 十月,斩吕嘉受,遂平南越。并按行政建制置揭阳县,属南海郡。十二月,揭阳县令史定(后为汉武帝赐姓揭,成为揭姓先祖)问汉兵至,即降汉,被封为安道侯,仍任揭阳县令。 晋成帝咸和九年(公元331年) 是年,分南海郡立东官郡,揭阳属之。
〖C〗、揭阳县的命名,则与揭阳岭有着密切的关联。揭阳岭作为当地的一座标志性山岭,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成为了命名的灵感来源。由于揭阳岭的存在,揭阳县因此得名,成为了当地地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揭阳岭成为了揭阳县的象征性标志,其名称也成为了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〖D〗、据史料记载,揭阳已有超过2200年的历史,得名源于古代的揭阳岭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揭阳就属于百越之地。秦始皇统一南越后,于公元前214年的秦始皇三十三年设置了揭阳戍守区,归于南海郡管辖。
〖A〗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它属于百越之地。秦始皇统一南越后,在公元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,隶属于南海郡。汉武帝元鼎六年(前111年),揭阳正式建制为县,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潮汕地区、兴梅地区,以及福建龙溪、漳浦等地。
〖B〗、光绪三十年(公元1904年),揭阳海丰等县有三点会组织,会印镌“反清复明”字样,并取“洪”字旁为活动暗号。四月,河婆发生会员冲击教堂事件,潮州官吏奉令赴河婆查办。冬,榕江书院改为榕江高等小学堂;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又改为榕江中学;民国十九年(公元1930年)再改为揭阳县立第一中学。
〖C〗、汉武帝元鼎六年(前111年)建制揭阳县,管辖现潮汕、兴梅和闽南的龙溪、漳浦等地方。东晋成帝咸和九年(公元331年) ,分南海郡立东官郡,揭阳属之。东晋安帝义熙九年(公元413年) ,分东官郡,以原揭阳县地立为义安郡。辖五县:海阳(今揭阳县地属之)、潮阳、绥安、海宁、义招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